一个尚未成功的教育案例

发布时间:2012.12.06 作者: 来源: 访问人数:10976

一个尚未成功的教育案例

一、案例现象

现高一(7)班学生沈某某,自高一入学后,在学习上表现散漫,上课注意力分散、课后各科作业拖拉甚至拒交;自习课上讲话嬉笑、与同学逗闹、扔粉笔头、捉弄同学时有发生;教材等学习物品也是经常遗忘,学习上完全被动没有目标;参加集体活动很不积极,对他人和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;对来自班干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反应冷淡,表现出缺乏应有的自尊心。

二、教育纪要

1、多次谈话,力图了解该学生的内心世界,了解他的想法和思想关注的方向甚至对学习的苦恼等。和他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谈个人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竞争等问题。

2、通过同学们了解和帮助该同学,利用集体的力量和良好的环境来感召他。

3、通过电话、请来校等方式,保持与该生的家长的联系,了解他在家里的情况、过去初中甚至小学时的表现,家庭的教育方式等。

4、和班级课任老师交流对该生的情况,形成合力共同教育。

5、委派该生担任物理课代表,一方面表明老师和班级对他的重视,同时也使他多了付责任,提高他的自尊心,激发他的学习兴趣。

三、教育效果

  开始有些效果,表面上家长、老师谈话时耐心听着,不表示反对,但依然我行我素, 后来干脆作业不再交,对其家长的处罚措施冷漠相对;上课时要么打瞌睡要么玩笔、玩指头等一切可以玩的东西,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倒数。效果整体不明显。

四、分析反思

1、该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较差,家长均无正式工作,靠打零工维持生活,加上本人成绩较差,心灵比较脆弱,有明显的自卑心理。

2、家庭经济虽然不宽裕,但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物质保障,忽视情感交流,忽视理想人生观教育,忽视行为管束,使得孩子不知体谅家长,自私而冷漠。

3、学生沈某某心理发展严重弛缓,自身放纵,不求上进,贪图享受。

4、家长教育方式简单,对孩子的教育要么体罚,要么恶语相向,讽刺挖苦,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孩子缺乏自尊心。

5、学校教育效果还没有显现,可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,还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,恰当的处理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,必须持之以恒、耐心细致、对症下药。

6、在教育活动中,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,如厌学、焦虑、自闭、网络依赖等,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,在细微处感化,引导学生,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。学会换位思考,捕捉学生特殊的心理特质,疏导工作要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导之以行,持之以恒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高一(7)班主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冯于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1、6、16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:0551—63651994 网站地图

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
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

皖ICP备070088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