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,推动校际资源共享,4月9日,合肥二中与肥东县众兴中学联合举办体育教研交流活动。两校体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教学实践创新、经验互通互鉴等主题展开深度研讨,共同探索新时代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思想领航:共育教育初心。
活动伊始,合肥二中体育教研组组长魏立新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,深入研读《论教育》中关于教育合作的论述。他强调,校际协作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,通过资源共享与智慧碰撞,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入新动能。
合肥二中体育组长魏立新老师
课堂创新:以研促教展风采。
在公开课设计展示环节,合肥二中体育教师李伟杰以《篮球行进间胸前传球》为题,详细解读课程设计思路。该课例聚焦核心素养目标,采用“问题链驱动+分层任务”教学模式,通过创设实战情境、融入小组竞技游戏,实现“技术学习”与“战术意识”双线并进。过程中,李老师特别介绍了如何借助动态分组和即时评价系统,激发学生团队协作与自主学习能力,展现了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。
多维研讨:精准把脉促提升。
评课环节中,两校教师从课堂设计、运动负荷监测、教学策略优化等角度展开热烈讨论。肥东县众兴中学梁龙保老师高度评价课堂设计“紧扣实战需求,技术训练与比赛应用无缝衔接”,点赞“以赛代练”环节对学生临场决策能力的培养,同时提出“增加错误动作对比演示”等相关建议;合肥二中李伟杰老师则从运动负荷角度,提出心率监测数据可视化的优化建议。双方还就“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”“差异化教学策略”等议题交换经验,为课堂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。
肥东县众兴中学梁龙保老师
合肥二中李伟杰老师
经验共享:智慧碰撞拓视野。
自由交流环节打破校际界限,两校教师围绕职业成长、家校共育等话题畅谈心得。众兴中学分享的“三阶式体能训练法”与“家校运动打卡制度”引发热议,合肥二中青年教师提出的“AI动作捕捉技术辅助教学”设想,则为智慧体育课堂的构建注入科技活力。
聚焦实践:联合“会诊”解难题,
针对大课间跑操存在的队伍衔接不畅、节奏把控不均等问题,两校教师结合实践经验联合“会诊”,提出“班级错位出发+环形双轨路线”“学生指挥员协同管理”“个性化音乐调控跑速”三项优化措施。众兴中学的“多维动态评价体系”也为活动提质提供了宝贵借鉴。
以赛为媒:蓄力阳光体育新征程。
活动尾声,魏立新总结汇报了合肥二中本学期篮球、排球联赛的创新成果。赛事通过“班级积分制+明星球员评选”机制,学生参与率提升至92%。众兴中学专家提议构建“年级-校级-跨校”三级联赛体系,该建议被纳入合肥二中“阳光体育”深化计划,为校际赛事联动奠定基础。
本次教研活动以“共学、共研、共享”为主线,历时三小时,为两校体育教师搭建了深度对话的平台。合肥二中表示,未来将继续拓展校际合作维度,在“以体育人”的道路上携手同行,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,为体育教育创新注入更多活力。
摄影:刘德龙
撰稿:刘德龙
统稿:吴晓力
审稿:童智祥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:0551—63651994 网站地图
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