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在线

臻美假期:把脉地球年轮,纵览山河演替

发布时间:2025.08.09 作者: 来源: 访问人数:9

为深化地理学科素养教育,推动课堂知识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,8月3日,学校高二4班学生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,开展以“把脉地球年轮,纵览山河演替”为主题的地质综合实践活动。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研学,同学们沿着地球46亿年的演化轨迹,触摸自然变迁的脉搏,感悟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进。

 

 

学科融合:课堂理论照进地质现场

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、矿物岩石标本及动态模拟展区,为同学们提供了绝佳的实践课堂。活动紧扣高中地理“地球历史”“内外力作用”“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”等核心知识点,分设“地层密码”“生命史诗”“安徽山河”三大研学板块。在班主任杨老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通过观察前寒武纪的层叠石、古生代的三叶虫、中生代的恐龙、和新生代的哺乳动物等标志性化石,串联起了地球历史的更替,了解了古生物的演变,深刻理解了不同地质年代海陆变迁规律;同时也通过大别山榴辉岩、黄山花岗岩等本土标本,探讨板块运动与安徽地貌成因。

 

实践育人:跨学科思维培养

本次活动注重地理与生物、历史的跨学科融合。在古生物展厅,同学们结合生物进化树,讨论气候变迁对物种演替的影响;在“安徽地质沙盘”前,还原郯庐断裂带对江淮水系形成的控制作用。班主任杨老师强调:“地理学是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的桥梁,希望同学们通过‘触摸岩石的记忆’,建立时空综合思维。”此外,博物馆的AR技术复原场景、化石修复体验等项目,更让抽象的地质过程具象化,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。

 

立德树人:生态理念深植心间

研学尾声,师生围绕“人类世”主题展开研讨。从化石能源的形成到当代碳中和议题,同学们深刻认识到“尊重自然规律”的紧迫性。“地球的年轮记录着过去,更警示着未来。我们要做山河演替的解读者,更要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。”学生代表在分享会上发言道。

此次实践是“行走的地理课堂”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,彰显了“知行合一”的教育理念,杨老师表示将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继续组织类似的实践活动,让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锤炼地理实践力,培育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。

 

摄影:?二4班汪远卓

撰稿:杨涛

统稿:蔡亚群

审稿:胡毅林
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曙光路60号 招生电话:0551—63651994 网站地图

合肥第二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
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222号

皖ICP备070088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