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届10班:顾清菡
大家好!我是来自合肥二中2025届10班的顾清菡,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分享我的校考学习经验。校考不仅是我们追寻梦想的重要途径,更是一次宝贵的自我磨砺过程。在这个阶段,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积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,对我们后续的文化课学习和专业选择都大有裨益。以下是我学习过程中的几点心得:
一、如何把握专业与文化的平衡?
许多同学担心三个月文化课学习时间不足,会在校考阶段携带大量习题,甚至熬夜学习,结果导致白天课堂效率低下。在备考初期,我建议将时间明确划分为专业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两大模块。由于时间紧迫,务必制定详细的每周计划。文化课复习应侧重语言类学科,如英语词汇和语文古诗文积累,以减轻返校后仅剩三个月的学习压力。平衡的关键在于高效利用碎片时间,但必须牢记:校考的重心依然是专业课,切勿本末倒置,出现熬夜突击文化课而影响专业训练的情况。
二、关于专业选择和考前注意事项
校考初期的选择与努力同等重要。首先要明确目标院校的专业方向(大致分为造型、设计、图媒等),并根据意向专业谨慎选择画室(不同画室的优势专业不同),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试错成本。考场上,我曾遇到速写考题临时变更的情况,但迅速调整心态,依靠扎实的基础和平时训练的构图模板回忆,最终顺利完成考试。给学弟学妹的建议:
提前踩点:熟悉考场环境,避免考试当天慌乱。
工具备份:多准备一份常用画具,防止意外损坏影响发挥。
时间分配:素描考试预留最后10分钟调整画面;创作类考试务必先打草稿再逐步细化。
三、迷茫与蜕变的旅程
备考过程中,我也曾因遭遇瓶颈期而陷入自我怀疑,甚至一度想要放弃。后来通过与老师深入沟通,我学会了“阶段性目标法”——将大目标拆解为每周可达成的小目标。不要因为集训时身边优秀同学的影响而自暴自弃,或者只是“间歇性努力”。集训的日子有苦有累,更有收获。同伴间的激励和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互相鼓励、帮助,是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。
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明白:艺术之路没有捷径,但坚持必定能看到自己的进步。
四、避坑指南:校考中的“雷区”警示
切勿偏科:部分同学专业成绩优异却因文化课未达标遗憾落榜。专业再强,文化课也需达到基本要求。
避免模板化:考前死记硬背固定构图,一旦考题变化极易手足无措。平时需加强应对变化题目的练习。
重视健康管理:熬夜突击严重影响考试状态,不少同学因睡眠不足导致发挥失常。记住:白天课堂的高效学习,远比熬夜练习更有价值(无论是省考还是校考)!
校考是对实力与心态的双重考验,但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养分。愿学弟学妹们以热爱为帆,以坚持为桨,在艺术的海洋中勇敢前行!你们的努力,终将点亮属于自己的璀璨星空!
撰稿:2025届10班顾清菡
统稿:杨旭
审稿:胡毅林